湖北美术学院教授肖蓝作品欣赏
肖蓝,1969年出生,现为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;湖北工笔画学会理事。2004年赴欧洲艺术考察,2009-2010年为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,2010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馆举办个展《精神的隐喻—肖蓝绘画作品展》。
肖蓝吸收了西方色彩方式,以富有装饰性的风格,描绘吹泡泡、骑摩托车、扮酷等动作又模糊不可辨认的小男孩自娱自乐又孤独的状态,表达自我精神的虚无体验。从图式、结构、语言到人性表达,都充满着虚无、迷茫与困惑。
其作品消解的是生存中的虚伪与空洞的“诗意”,在实际上,他更希望艺术深刻地与诗意的本质相关联;同样,肖蓝对理想的向往,不是以崇高和激情的形式出现的,他的“诗意”也从不停留在乌托邦或集体记忆里,而是在情绪化的表现中,把“诗意”转向内心,其精神的叩问是直指心灵主题的。对此,肖蓝的作品表现的是一个动态的结构,显示的是一个变化的原则,它是模糊的、幻象的、荒诞的,又是真实的、本质的、情绪化的精神图景揭示。
肖蓝艺术追求的意义在于,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价值评判尺度与新的艺术视野,他重视如何使艺术具有直指内心与本质力量的这个不应忽视的问题。
肖蓝的工笔画创作围绕个人生活的环境及经历而展开,家庭和成长中的儿童是他的作品表达的两个突出主题。在他的笔下多是情侣、儿童、母子、居家女性等,他以画笔记录自己周遭的生活,记录个人生命的历程。肖蓝的作品不矫情,也没有宏大的主题,与时下快感、夸张和耀目的视觉图像相比,他的作品显得不“出色”,甚至很容易被那些快速消费图像的眼睛所滤掉。但是,正是在这些看似平淡的视觉画面中,却蕴藏着日常生活的诗意与想象,令观者为之伫目,为之留恋。肖蓝作品中的诗意不是恬静、浪漫,或超凡脱俗的,而是紧贴日常生活,他创作的那些看似琐屑、零散与无意义的形象,能让人品味出平凡生活的质朴力量。在日常生活中求得生命的意义及价值,在急功近利的物质社会中寻找精神灵魂的栖息之地,这就是肖蓝作品的诗意与想象所在。
2012,春风拂面68×68,肖蓝